資訊 > 食品原材料 > 五倍子樹的種植方法是什么?
五倍子是我國傳統(tǒng)中藥材,也是著名的林化產(chǎn)品和重要的出口商品,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始載于宋·《開寶本草》。具有斂肺、止血、止汗的功能。為漆樹科植物鹽膚木,青麩楊或紅麩楊為倍蚜科昆蟲寄生在樹上葉軸或葉柄上形成的囊狀蟲癭。主產(chǎn)陜西、甘肅、河南、山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廣西、廣東、福建、江西等省區(qū)。那五倍子樹的種植方法是什么?
【五倍子樹的種植方法是什么】
角倍類蚜蟲生活于海拔500~1000米的低中山區(qū)及丘陵地區(qū)。平均溫度16℃左右。肚倍類蚜蟲生活于海拔300~1500米的低山丘陵地區(qū)。年平均溫15℃左右。寄主植物鹽膚木、紅麩楊、青麩楊生于海拔500~1600米的向陽或半陰半陽山坡、溝谷、溪邊、巖坎等山地疏松或灌木叢。
五倍子的生長,必須同時具備致癭蚜蟲、夏寄主樹和冬寄主苔蘚3個條件。倍林的培育,可用人工造林和在原有倍林中補植倍樹兩種方法。鹽膚木、青麩楊、紅麩楊都可用種子繁殖或根蘗繁殖。人工造林需樹苗量大,宜用種子育苗,補植樹苗可用根蘗苗。種子處理:將鹽膚木、青麩楊、紅麩楊的種子分別裝袋并放在流動水中浸泡6~7天,取出用手揉去殘存果肉和蠟層,再置50℃左右溫水中浸種24小時,晾干待播。播種:于3~4月將苗圃的土耙平整細,按行距30~40厘米開淺平溝條播,把種子均勻地撒在溝內(nèi),覆土,以蓋過種子為度,并蓋草保溫。苗出齊后,適當間苗。當年冬季或翌年春季即可移植。營造倍林:林地應選避風、濕度較大的陰山、半陰山中、下部、山腹低地或田邊、地角、溪邊溝旁、房前屋后。于冬春季陰雨天按株行距1.5米×1.5米開穴種植,以每667平方米200~220株為宜。補植倍樹:在倍林中林木稀疏處,按每667平方米200~220株均勻分布為原則,補植倍樹,可育苗補植,也可在倍林中挖取從老倍樹根部長出的樹苗新植。在補植時還可砍去結(jié)倍子的老樹,以新苗取代,以提高倍林木數(shù)量。
人參藍莓粉是一種將人參和藍莓兩種天然植物原料經(jīng)過科學提取、烘干、粉碎制成的復合營養(yǎng)粉。人參藍莓粉集合了人參的補氣養(yǎng)身和藍莓的抗氧化功能,廣泛應用于保健食品和營養(yǎng)補充領(lǐng)域,成為現(xiàn)代人追求健康生活的重要選擇。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quán)所有(保留一切權(quán)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402000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