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市場動態(tài) > 限制熱量攝入或可防止哮喘
美國科學家日前指出,低熱量飼料能防止實驗室小鼠出現(xiàn)哮喘癥狀。他們還發(fā)現(xiàn),高熱量飼料所造成的肥胖導致小鼠肺部發(fā)炎,從而出現(xiàn)哮喘癥狀,而一種阻止發(fā)炎的藥物能緩解這些癥狀。
研究人員在 《科學報告》發(fā)表的實驗報告顯示,他們的實驗結果提供了更多證據(jù),證明肥胖、發(fā)炎與哮喘之間存在聯(lián)系,以及抗炎藥在治療人類肥胖所引起的特征性哮喘癥狀方面具有價值。
科學家和臨床醫(yī)生早在幾十年前就知道,胖人比體重正常的人更有可能出現(xiàn)某些類型的哮喘,或者加劇哮喘癥狀。據(jù)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統(tǒng)計,38.8%患有哮喘的成年人屬于肥胖人群,比例遠高于沒有哮喘的成年人(26.8%)。然而,與肥胖相關的哮喘癥狀背后的生物機理和風險仍然不甚明晰。
該報告資深作者、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yī)學院肺部和重癥護理醫(yī)學教授Vsevolod Polotsky表示:“先前的研究表明,引發(fā)肥胖的飲食中的高脂或高糖成分促使肺部發(fā)炎并導致哮喘。然而,我們的研究顯示,不論飲食構成如何,肥胖都會導致與發(fā)炎相關的哮喘癥狀,而采用任何手段限制攝入熱量都有可能通過減少發(fā)炎防止或治療哮喘。”
哮喘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肺病,病因是肺部發(fā)炎造成氣道收窄,導致氣喘、咳嗽、呼吸短促和胸悶。
Polotsky稱其研究團隊開展了動物實驗,以查明肥胖、哮喘、飲食和發(fā)炎之間的聯(lián)系,并研發(fā)新的治療方案。目前,類固醇噴霧劑等傳統(tǒng)療法對肥胖哮喘患者效果并不理想。
在此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采用以下4種飼料中的一種喂飼正常的雄性老鼠:低熱量飼料、每克熱量和脂肪含量更高的高熱量飼料、每克脂肪含量更高并添加糖分的高熱量飼料、添加糖分的高熱量高反式脂肪飼料。此外,單獨一組老鼠喂食高熱量飼料,但其每日進食量受到限制,與喂食低熱量飼料的老鼠的熱量數(shù)值相匹配。
結果顯示,8周后,喂食任何一種高熱量飼料且不限制食量的老鼠,其體重增幅比喂食低熱量飼料或喂食高熱量飼料但限制食量的老鼠至少多7克。
研究人員繼續(xù)評估了老鼠的肺功能,檢查它們是否出現(xiàn)哮喘癥狀,方法是測量老鼠吸入不同劑量醋甲膽堿(一種促使氣道收縮的藥物)時肺氣道的收窄幅度。在吸入每毫升30毫克劑量的醋甲膽堿時,喂食各種高熱量飼料且不限制食量的老鼠的氣道收縮幅度最小至基準的6.3倍;而喂食低熱量飼料或喂食高熱量飼料且限制食量的老鼠的氣道收縮幅度至基準的4.7倍。這些檢測(與篩查或診斷人類哮喘所用的檢測相似)結果顯示,喂食高熱量飼料的老鼠出現(xiàn)了哮喘癥狀以及肥胖。
在先前研究中,Polotsky及其團隊證明了喂食高熱量飼料兩周的老鼠體內的白細胞介素水平有所上升。這種蛋白質的出現(xiàn)表明老鼠體內有發(fā)炎的情況。
在新的實驗中,研究人員先給老鼠喂食8周的高脂肪飼料,以進一步確定肥胖、炎癥反應和哮喘之間的聯(lián)系。隨后,他們在兩周每天給一組老鼠注射一種名為阿那白滯素的藥物,以阻止白細胞介素蛋白的活動,進而通過阻止其到達靶點來防止發(fā)炎。
當8周結束時,在使用每毫升30毫克劑量的醋甲膽堿檢測氣道反應性時,注射阿那白滯素的肥胖老鼠的氣道收縮幅度是基準的2.9倍,低于沒有注射藥物的肥胖老鼠的5.1倍。
研究人員表示,此結果表明,阻止老鼠體內的炎癥似乎防止了氣道對哮喘觸發(fā)因素反應過度,并可能使肥胖老鼠的肺部反應恢復正常。
Polotsky表示:“我們所用的藥物在市面有售,可作為肥胖哮喘患者的潛在療法進行測試,因為他們的疾病對標準療法具有抗性。”
研究人員稱他們需要將實驗復制到雌性老鼠身上看看效果如何,然后才會繼續(xù)進行臨床試驗。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 7718-2025)、《商品二維碼》(GB/T 33993)等國家標準的實施,為食品數(shù)字標簽的推廣和應用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和技術支撐
隨著消費者“控糖”意識的不斷提升,用甜味劑代替糖的無糖、低糖飲料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青睞,但對于甜味劑安全性的質疑也層出不窮
市場監(jiān)管總局批準發(fā)布《校園配餐服務企業(yè)管理指南》國家標準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402000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