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加工包裝機械 > 油面筋中“藏”刀片? 異物檢測機讓其現“原形”
一直以來,食品質量安全備受消費者的關注。而異物則是影響食品質量安全的一個重要因素。日前,一位消費者投訴,油面筋里竟然“藏”刀片。頓時讓人驚恐萬分,難不成有“肝腸寸斷”之危險?而在剔除混入刀片等異物的產品,保證食品食用安全方面,異物檢測機有了它的“用武之地”。
在生活中,時常會看到類似于“食品中有異物”的新聞,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過,我國相關法律也明文規(guī)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10倍的賠償金。此外,因購買“問題食品”,消費者人身權益受到侵害,造成嚴重精神損害時,消費者還可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不可否定,消費者合法權益得到保護,但是更重要的是,要追根溯源,從食品生產加工方面,尋找問題所在,避免異物繼續(xù)誤入食品中。當然,通過把關食品生產安全關,不僅幫助企業(yè)防止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和信譽影響,還能夠保證產品質量安全,確保食品食用安全。那么,食品加工企業(yè)該如何把好安全關,防止異物混入,以及阻止“問題食品”流向市場呢?
眾所周知,大多數食品生產加工需要經過數十道工序,涉及不少食品加工設備。當然,不排除食品設備因長時間工作而造成磨損、破損或者脫落導致金屬、塑料、碎屑、螺絲、刀具、玻璃等異物混入生產中,或者原輔料安全把關不到位帶入異物。而上文提到的油面筋里“藏”刀片事件,相關人員表示,生產工藝和流程是機器成形,此過程中不會用到美工刀。結論,或許是原料自帶。
為此,針對此類情況,一方面食品加工設備要定期檢查、維護,避免因磨損、破損或者脫落的異物混入食品生產中。與此同時,原輔料進入生產前,要嚴格篩選,檢查,防止原輔料中夾帶異物進入后續(xù)食品生產中。另一方面,務必在包裝工序設有異物檢測機,進行探測、檢測,及時、準確地剔除“問題產品”,避免含有異物的食品流入市場。
據了解,目前,不少食品加工企業(yè)都引進了金屬異物檢測機或者異物檢測機(也叫X射線異物檢測機)。前者主要由金屬異物檢測機與自動剔除裝置組成,其利用電磁感應原理。若是混入刀片等金屬異物的食品進入金屬異物檢測機(即磁場區(qū)域),磁場受到干擾,便會適時產生報警信號。同時,及時驅動自動剔除裝置,進而把含有刀片等金屬異物的食品排除生產線以外。
對于X射線異物檢測機,該機通過設備產生X射線,并利用X射線的穿透能力,再通過視覺和模式識別,將圖像的信息進行區(qū)分、辨別,最終檢測出含有刀片等異物的食品,并及時、精準地剔除,防止“問題食品”流向市場。值得一提的是,該機還可以剔除密度較大的非金屬異物等,同時辨識出產品瑕疵,如包裝缺損、裂縫、氣泡等,從而全面地保證產品的出廠安全。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作為麻辣燙、火鍋或者家庭餐食制作中常常見到的食材之一,油面筋里“藏”刀片不是一件小事,所幸無人員受傷。借此,希望相關企業(yè)要格外重視食品質量安全,并通過專業(yè)的金屬異物檢測設備把好食品生產安全關,防止混入異物的食品流入市場,保障人們餐桌飲食安全。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 7718-2025)、《商品二維碼》(GB/T 33993)等國家標準的實施,為食品數字標簽的推廣和應用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和技術支撐
隨著消費者“控糖”意識的不斷提升,用甜味劑代替糖的無糖、低糖飲料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青睞,但對于甜味劑安全性的質疑也層出不窮
市場監(jiān)管總局批準發(fā)布《校園配餐服務企業(yè)管理指南》國家標準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0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