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市場動態(tài) > 防癌、減肥? 專家:不要過分迷信所謂超級食物
最近一段時期,時不時就會有一些“超級食物”出現,比如牛油果、奇亞籽、藜麥、椰子油等都曾被坊間追捧。這些超級食物被認為比同類食物含有更豐富的營養(yǎng),有益于身體健康,可以預防或治愈某些疾病,甚至有抗癌的能力。
據了解,只要被冠上超級食物的頭銜,價格就會翻漲好幾倍,從2007年至今超級食物這個名詞已經為全球食品業(yè)帶來超過10億美元的商機。
但是,營養(yǎng)學家顧中一指出,超級食物其實就是宣傳上的噱頭。到目前為止,在營養(yǎng)學界超級食物既沒有官方的明確定義,也沒有特定的入選標準。這些食物在原產國可能只是一種普通的食材,但是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后,一貼上“防癌、抗老、減肥、高營養(yǎng)”的標簽,就成功地占領了中國市場。
藜麥:確實營養(yǎng)全能
只要攝入食物夠豐富,它的營養(yǎng)優(yōu)勢就不存在
藜麥原產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區(qū),有好幾千年的種植歷史,曾經是印加土著居民的傳統(tǒng)食物。
它的特色在于,蛋白質含量16%—19%,略高于一般的谷類,賴氨酸含量是小麥、玉米的兩倍,同時,還富含酚類、黃酮類、皂苷類、膽堿及植物甾醇等植物活性物質,是2017年中國營養(yǎng)學會組織評選出的10種好谷物之一。簡單來說,就是如果只用一種糧食來滿足人體的營養(yǎng)需求,那么藜麥是各種糧食作物中最稱職的。這也是商業(yè)營銷中把它稱為“最適宜人類的**營養(yǎng)食品”的理由。
而且自從被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選作宇航員專用太空食品后,藜麥就走上了“屌絲”到“高帥富”的逆襲之路。
可以作為太空食物,就意味著藜麥是超級糧食么?人氣科普作家、食品營養(yǎng)專家云無心認為,對于太空旅行中的“閉合生態(tài)生命支持系統(tǒng)”,可能“寸土寸金”都不足以形容空間的寶貴,所以用單一植物來滿足營養(yǎng)需求就具有了壓倒一切的優(yōu)勢。但“只用一種糧食來滿足人體的營養(yǎng)需求”這樣強加的條件對于普通人的日常飲食并沒有多大的意義,它的“營養(yǎng)優(yōu)勢”完全可以通過多樣化的食物組成來獲得,這樣不僅經濟實惠,還可以享受各種美食。顧中一也表示,藜麥雖然是一種良好的蛋白質來源,但這也只是和其他糧食作物相比,甚至它的優(yōu)勢也沒有比大豆大多少。
藜麥本身是很好的糧食,但沒有什么特殊的營養(yǎng)功效,也不會帶來額外的保健功能??紤]到它遠高于常規(guī)糧食的價格,要不要吃,就看看你的錢包去抉擇了。
牛油果:富含“好”脂肪酸
單靠它減肥沒戲,要減少其他油脂攝入
牛油果,似乎不需要再費筆墨介紹它了。因為這款水果已經幾乎席卷了國內所有的新式餐廳和大部分超市:2010年,它在中國的進口量僅為2噸,2017年這個數字已增長到32100噸。
牛油果的賣點可能就是減肥了。然而,顧中一卻明確表示,宣傳牛油果可以減肥帶有一定的盲目性。
“從牛油果的營養(yǎng)成分看,脂肪含量高達15.3%。”北京小湯山醫(yī)院營養(yǎng)室副主任營養(yǎng)師劉雅平解釋說,正是因為脂肪多,牛油果的熱量是一般水果的3倍以上。盡管牛油果中的脂肪酸大部分是單不飽和脂肪酸,也就是橄欖油里的主要脂肪酸類型,是“好”脂肪酸,但它也是脂肪的一部分,我國對脂肪這一營養(yǎng)素的推薦攝入量占總熱量的20%—30%。一個輕體力勞動的健康成年女性每天攝入熱量1800千卡,如果吃一個牛油果(約200克),可攝入脂肪30.6克,占總熱量的17%。而我們常見的牛油果減肥餐,大多是建立在減少其他油脂攝入的基礎上用牛油果作為健康油脂的“補充劑”。如果吃了正餐、甜點以及小食后,準備靠吃一個牛油果來減肥的話,那么,牛油果只會表示很無奈。
奇亞籽:鈣含量是牛奶的6倍
每天那點兒攝入量,遠達不到和牛奶同等補鈣效果
奇亞籽目前可是大網紅。它干的時候像芝麻,泡發(fā)之后會膨脹12倍。在很多明星狂曬的健康食譜中,往往都會有這一粒粒的食物赫然在目。
資料記載,奇亞籽是薄荷類植物芡歐鼠尾草的種子,原產地為墨西哥南部和危地馬拉等北美洲地區(qū),是當地印第安人的主要食物,已經有上千年的食用歷史。
它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堪比三文魚油;含有綠原酸、咖啡酸、楊梅酮、槲皮素、山 奈酚等多種抗氧化活性成分;鈣含量比牛奶高6倍;最令愛美人士心動的就是,豐富的可溶性膳食纖維,泡水后溶脹,可增加飽腹感,降低食欲,還能促進大腸蠕動,讓大便通暢。
然而,有了這些它就真的了嗎?不可否認奇亞籽的抗氧化活性的確很強,但抗氧化物質在大多數食物如果蔬、植物種子中都存在,因此也沒有什么特別之處。而且研究表明,亞麻籽、紫蘇籽中的omega-3含量完全可以媲美奇亞籽。至于說到鈣含量是牛奶的6倍,牛奶表示不服。劉雅平指出,干的奇亞籽和牛奶相比,鈣含量雖然會高很多。但是我們每天可以輕松攝食300克的牛奶,即獲得了300毫克的鈣,要想獲得同樣的鈣,每天需吃奇亞籽50克。但奇亞籽含有天然氰甙,如亞麻苦苷等。這些氰甙能釋放氰酸酯,可與硫分子結合形成硫氰酸鹽。而過量的硫氰酸鹽,可能對甲狀腺功能有影響,因此目前推薦的每日攝入量是1至2湯匙;同時奇亞籽膳食纖維含量高達37.3%,成人每天的推薦攝入量一般為15克。因此我們不可能每天攝入50克奇亞籽。此外,牛奶中鈣的吸收率也高于奇亞籽,所以用奇亞籽補鈣是不現實的,而且價格上它也不占優(yōu)。
,再說說被很多人推崇的減肥效果吧。在一項長達12周的試驗中,研究人員每天給超重人群吃奇亞籽,但結束實驗后,奇跡并沒有發(fā)生。奇亞籽不僅沒能使這些超重人群的體重有所下降,而且也沒能控制住他們的食欲。
不可否認,奇亞籽作為超級食物有被過度追捧之嫌,“沒有必要盲目跟風,正??创秃谩.吘刮覀冊诒容^某些食物營養(yǎng)素含量時,也要考慮人體每天實際攝入量和消化吸收的因素。”劉雅平說,需要提醒的是,并非人人都可以食用奇亞籽,比如,腸道受不了高纖的人、低血壓的人、患前列腺癌高風險的人以及血液濃度有問題的人都應對奇亞籽敬而遠之。
超級食物不能取代均衡飲食
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搭配
正如劉雅平所說,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搭配。即便有些超級食物看起來營養(yǎng)豐富,真的很厲害,但還是要提醒大家:超級食物并不能取代健康且均衡的飲食,因此在攝取超級食物的同時,也要記得以均衡飲食為前提,而且真正的健康還包含了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規(guī)律運動以及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并不只是吃單一食物亦或是超級食物就能達到預期的健康效果,所以也不要將某種食物過度神話。
劉雅平再三強調,超級食物相對可能比較健康,因此,可將其納入均衡飲食中,但不要過分沉迷或依賴。“食物多樣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則,建議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達到平衡互補的作用。”
食品添加劑是指在食品行業(yè)生產中為改善食品的顏色、香氣、味道,以及為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一類化合物質或者天然物質。食品添加劑根據用途分類,包括食用色素、營養(yǎng)強化劑、防腐劑、調味劑、增稠劑等。
運動性疲勞是指人體腦力和體力持續(xù)活動到一定階段時出現的一種生理現象,表現為機體生理過程不能維續(xù)其機能在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維持預定的運動強度。過度疲勞可能會導致內分泌紊亂、機體免疫力下降,嚴重者危及生命健康。機體產生疲勞的機制目前的解釋主要為能量物質水平降低、代謝產物的累積、氧化應激、炎癥因子的過度釋放、Ca2+代謝紊亂等。
當頂層出手的時候,“減肥”就不再是停留在嘴上的話題了,而是要切實的落到實處?!扼w重管理指導原則(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預測,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將攀升至70.5%,兒童群體也將突破31.8%。“體重管理年”三年行動方案的提出,將“減肥”這個私人話題正式升到了社會層面,是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戰(zhàn)略體現。
甘薯,又稱紅薯、甜薯、白薯、朱薯等,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多種營養(yǎng)物質,其塊根富含淀粉、蛋白質、糖類、粗纖維、多酚、黃酮、維生素、類胡蘿卜素、花青素和礦物質等,是公認的高營養(yǎng)價值、高性價比的食物。
電解質水作為一種新興的飲品,近年來受到了廣泛關注。它在運動、高溫、疾病等場景下,為人們提供了補充電解質和水分的便捷方式。然而,市場上電解質水產品眾多,質量參差不齊,消費者在選擇時往往感到困惑。本期,我們將從相關標準的角度,深入探討電解質水的定義、分類、營養(yǎng)成分、標簽標識等方面,幫助消費者更好地了解和選擇電解質水。
說到月見草油,很多人第一反應是保健品柜臺里那些金燦燦的膠囊,其實它是以食材身份登上人類餐桌的。近年來,食品科學家們重新發(fā)現了它的食用價值——在德國柏林舉行的世界功能食品大會上,月見草油被評為“最 具開發(fā)潛力的新型食用油”。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0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