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專家原創(chuàng) > 減脂降糖、免疫支持....,多功能的β-葡聚糖持續(xù)擴容
三年疫情的肆虐給社會帶來的負擔是顯而易見的,但也讓人們對健康有了全新的見解,特別是對免疫提升有了更高的追求。有數(shù)據(jù)顯示國內超過70%以上人群高度關注如何提高自身免疫力,全球83%的消費者愿意通過健康飲食提升免疫力。在“硬性”需求的強烈刺激下,免疫功能食品迎來了高速增長期。
據(jù)Nutrition Business Journal 數(shù)據(jù)顯示2021年全球膳食補充劑市場消費規(guī)模10181.54億元,其中主打免疫提升類產品占比分別是29.6%與36%,對比其他類功效產品均占據(jù)第一。而在國內市場,具有免疫增強功能的保健食品比例甚至超過了廣受歡迎的營養(yǎng)素補充劑。
多功能的β-葡聚糖
公開數(shù)據(jù)顯示,自2021年以來,在美國功能性原料市場年增長率超過85%的原料中有近80%的功能宣稱可提升免疫力,β-葡聚糖更是以高達507%的年增長率位居榜首,成為2021年美國市場增長率最快的功能性原料,據(jù)市場預測,β-葡聚糖市場將在未來幾年超過Ω-3,成為重要的功能性原料之一。
β-葡聚糖有何神秘之處,能夠“笑傲”整個功能免疫原料市場。實際上,β-葡聚糖并不稀奇,在我們日常食用的很多食物中都有它的存在,但在真菌(酵母、靈芝)、植物(燕麥、大麥)和藻類(裸藻)中含量較為豐富。β-葡聚糖是D-葡萄糖主要以β-糖苷鍵(1,3、1,4、1,6)連接而成的線性多糖,在免疫支持上具有多種生物途徑:
(1)能激活機體免疫細胞群如T細胞的活性和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2)促進白細胞增殖;(3)刺激抗腫瘤和抗菌活性等;(4)其受體主要表達在單核/巨噬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的表面,增強細胞活性。研究表明:每天攝入90mgβ-葡聚糖,連續(xù)30天時間,非特異性免疫系統(tǒng)中巨噬細胞的吞噬率能夠增加28%,NK細胞活性能夠增加56%,進而刺激B細胞與T細胞產生更多抗體。
當然,β-葡聚糖的功能遠不止于此。
首先,β-葡聚糖能協(xié)同另一種全能型功能原料益生菌共同作用。通常認為,低聚糖是益生菌的理想口糧,而實際上,β-葡聚糖也能被腸道中的益生菌群降解和代謝,從而通過促進健康腸道菌群的生長與促進抑制有害腸道菌群物質的增殖來調節(jié)腸道菌群;
其次,β-葡聚糖對α-淀粉酶有一定的阻隔作用,抑制淀粉分解成葡萄糖,降低血糖,同時,也能在腸道內形成具有抑制膽汁酸對脂肪乳化的作用,能顯著降低由高脂食物引起的脂肪累積,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
第三,β-葡聚糖具有多糖類物質的共性,具有抗腫瘤、抗氧化等保健功能。
明星產品矩陣
1、酵母β-葡聚糖
酵母β-葡聚糖是β-葡聚糖研究的“開山之作”,為之后β-葡聚糖的廣泛應用打下堅實基礎。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Pillemer博士首次發(fā)現(xiàn)并報道酵母細胞壁有一種物質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此后,圖倫大學Diluzio博士從面包酵母細胞壁中分離出的具有提高免疫力的物質是一種多糖:β-葡聚糖。
目前,酵母β-葡聚糖已經是國際上認可的功能性食品原料。在美國酵母β-葡聚糖通過了GRAS認證,可以應用于烘焙食品,飲料,谷物及谷物制品,仿奶制品,乳及乳制品,植物蛋白制品等;歐盟于2011年批準酵母β-葡聚糖為新食品原料,可用于谷物棒、早餐麥片、乳制品、餅干等多種產品中;我國于2010年將酵母β-葡聚糖列為新資源原料,隨后又將其批準為營養(yǎng)強化劑,使用范圍拓展到嬰幼兒食品領域,包括配方食品、調制乳粉等。
2、燕麥β-葡聚糖
雖然酵母β-葡聚糖的生產能力并不低,但燕麥依托天然的屬性牢牢占據(jù)著β-葡聚糖市場的頭把交椅。公開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全球燕麥β-葡聚糖市場規(guī)模達到5000萬美元,預計2022-2026年,全球燕麥β-葡聚糖市場將保持以7.0%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長。在產品結構上,燕麥β-葡聚糖與酵母β-葡聚糖稍有不同。酵母β-葡聚糖主要是β-1,3/β-1,6型,而燕麥β-葡聚糖主要是β-1,3/β-1,4型,其在主要功能體現(xiàn)上并沒有太大差異。
在美國,燕麥β-葡聚糖同樣通過了GRAS認證,作為纖維來源,可以應用于飲料,全谷面包,谷物早餐,低脂餅干,通心粉,速食米飯等;在歐洲地區(qū),歐盟已經認可燕麥β-葡聚糖的健康功能聲稱。2010年 歐盟食品安全局認為食用燕麥β-葡聚糖跟降低血液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濃度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燕麥β-葡聚糖能減少/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血液膽固醇濃度被降低后,心臟?。ü跔睿┑娘L險也被降低;我國于2014年將其批準為新食品原料。
裸藻有望出圈
近年來,藻類食品以天然、健康、營養(yǎng)的優(yōu)勢迅速席卷全球功能食品市場,成為未來食品開發(fā)不可忽視的一份子。有調研報告顯示,全球藻類產品市場以8.9%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從2022年的121.2億美元增長到2023年的131.9億美元。藻類產品市場預計將在2027年增長到178.9億美元,年平均增長率將以7.9%持續(xù)增長。
目前,活躍在藻類食品市場的明星產品有螺旋藻、鹽藻、小球藻、雨生紅球藻、裸藻等,而每一種藻類之所以能夠受寵,必然也是因為其含有獨特的成分。比如鹽藻富含胡蘿卜素、小球藻富含蛋白質、雨生紅球藻富含蝦青素,而在裸藻則是因為其富含β-葡聚糖。早在2013年,原衛(wèi)生部就將裸藻批準為新食品原料,在其他國家和地區(qū),裸藻也是藻類市場不可或缺的品類。
近期,裸藻的核心成分裸藻多糖正在向食品領域發(fā)力。2023年5月26日,據(jù)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消息,歐盟營養(yǎng)、新型食品和食物過敏源(NDA)研究小組(以下簡稱“該小組”)就裸藻多糖(paramylon)作為新型食品(Novel Food)的安全性發(fā)表科學意見。經過評估,該小組得出結論,在擬定的使用條件下,裸藻多糖(paramylon)作為新型食品是安全的。由此可見,在不久的將來,裸藻多糖將為β-葡聚糖市場注入新的動力。
作者簡介:
ZMY,擁有10余年食品相關工作經驗,致力于食品行業(yè)新品研發(fā)和市場剖析。
功能食品是來自于歐美的一個概念,它指的是一類特殊的食品,除了可以給身體帶來必需的營養(yǎng)之外,還能對身體起到保健和調理的作用,所以對于健康有著更重要的意義。而新功能食品則是在這個基礎上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人們對健身、美麗、營養(yǎng)、睡眠等生活指標越來越重視,一些主打“健康”“養(yǎng)生”的功能性食品越發(fā)受到消費者關注。
根據(jù)國家標準GB16740-1997,能通過激活酶的活性或其他途徑,調節(jié)人體機能的物質,稱為功能因子。功能食品中功能因子是功能食品真正起生理作用的活性成分,是生產功能食品的關鍵。
近年來,日本功能性食品市場不斷增長,2021年全年,日本消費者廳共通過1176款機能性表示食品的申報,食研匯將分幾篇文章詳細分析日本2021年機能性表示食品的市場情況、熱門原料、熱門類別以及創(chuàng)新產品。
在我國,功能性食品的發(fā)展由于原料廠和代工廠不具備配方研發(fā)能力,真正掌握研發(fā)技術的是科研單位和高校實驗室,由此造成上游產業(yè)鏈集中度較高,使得產品間的同質化問題十分嚴重。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消費者對食品質量和安全性的要求日益嚴格。傳統(tǒng)的包裝材料往往無法有效阻止氧氣、水分等物質對食品的侵害,從而導致食品變質、氧化,影響其口感和營養(yǎng)價值。而高阻隔性包裝膜技術的出現(xiàn),為食品保鮮和安全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402000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