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果葉,中藥名。為葫蘆科植物羅漢果的葉。分布于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等地。具有解毒,止癢之功效。常用于瘡毒,癰腫,頑癬,慢性咽炎,慢性支氣管炎。
【羅漢果葉有什么用?】
羅漢果葉是多年生攀援草本。具肥大的塊根,紡錘形或近球形。莖稍粗壯,有棱溝,初被黃褐色柔毛和黑色疣狀腺鱗,后毛漸脫攻或變的無毛。
葉柄長3-10cm,被同枝條一樣的毛被和腺鱗;葉片膜質,卵狀心形、三角狀卵或闊卵狀心形,長12-23cm,寬5-17cm,先端漸尖或長漸尖,邊緣微波狀。由于小脈伸出而具小齒,有緣毛,一面綠色,被稀疏柔毛和黑色疣狀腺鱗,老后逐漸脫落變近無毛,下面淡綠色,被短毛和混生黑色疣狀腺鱗,老后漸脫落。
鄭須稍粗壯,初時被短柔毛,后漸變無毛,2歧,在分叉點上下面時旋卷。雌雄異株;雄花序總狀,6-10朵花生于花序軸上部,也具有短柔毛和黑色疣狀腺鱗。
花梗細,花萼筒釧狀,喉部常具有3枚長圓形的膜質鱗片,花萼裂片5,三角形,先端鉆狀尾尖,具3脈,脈稍隆起,花冠黃色,被黑色腺點,裂片5,長圓形。
常具5脈,雄蕊5,插生于筒下近基部;兩基部靠合,而1枚分離,花絲基部膨大;雌花單生或2-5朵集生在6-8cm的總花梗頂端,花萼、花梗均比雄花天,退化雄蕊5。
子房長圓形,長10-12mm,密生黃褐色茸毛,花柱粗短,柱頭3,膨大,鐮形,2裂。果實球形或長圓形,長6-11cm,徑4-8cm,初密被黃褐色的茸毛,果皮較薄,干后易脆。
種子多數,淡黃色,近圓形或闊卵形,扁壓狀,長15-18mm,寬10-12mm,基部鈍圓,先端稍稍變狹,兩面中內稍凹陷,周圍有放射狀的溝紋,邊緣微波狀,幼時深紅棕色,成熟時表色。花期2-5月,果期7-9月。
據了解,農夫山泉于2008年在四川投資建設其第一項目,位于樂山市峨眉山。本次都江堰項目,是農夫山泉在四川投資建設的第二個項目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0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