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編輯推薦 > 來自21個國家的13萬人研究:多食乳制品可降低死亡風險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大約增加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80%的負擔。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乳制品是飽和脂肪的主要來源,膳食指南建議盡量減少全脂乳制品的攝入量,并認為乳制品會對血脂產(chǎn)生不利影響,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和死亡率。然而這種觀點的依據(jù)很少,目前有關乳制品攝入對健康影響的數(shù)據(jù)非常少。
為了填補這一空白,近日《柳葉刀》雜志上發(fā)表了一項涉及21個國家13萬人的研究,結果顯示,每天攝入全脂牛奶和酸奶或有助于心臟健康,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早逝風險。
研究詳情
這是一項大型跨國隊列研究,參與者來自五大洲21個國家(阿根廷,孟加拉國,巴西,加拿大,智利,中國,哥倫比亞,印度,伊朗,馬來西亞,巴勒斯坦被占領土,巴基斯坦,菲律賓,波蘭,南非,沙特阿拉伯,瑞典,坦桑尼亞,土耳其,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和津巴布韋)。研究人員使用國家特定的飲食頻率問卷記錄了136384名參與者的乳制品攝入量。乳制品包括牛奶,酸奶和奶酪。研究者進一步將這些食品分為全脂和低脂乳制品。主要研究終點是死亡率或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中風或心力衰竭)。 研究人員把參與者分成了四組,分別為無乳制品攝入、每日攝入不足一份、攝入1-2份和超過兩份的(一份相當于244克牛奶或酸奶或一茶匙黃油5g或15g奶酪片)。
為了評價不同種類乳制品的作用差異,研究團隊也統(tǒng)計了參與者是喝全脂奶、低脂奶還是脫脂奶,喝牛奶、酸奶還是吃黃油奶酪。
研究結果
本研究的隨訪時間是9.1年,分析牛奶、酸奶、奶酪和黃油等攝入量與死亡率和主要心血管疾病的關聯(lián)。結果表明,與完全不攝入乳制品的人相比,每天攝入>2份乳制品的人群,則總死亡率下降17%、非心血管死亡率下降14%、心血管死亡率下降23%、主要心血管疾病風險下降22%、中風風險下降34%,攝入全脂乳制品則風險進一步下降。每天攝入>1份牛奶和酸奶也與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相關。
總之,在這項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乳制品攝入總量與死亡率或心血管疾病事件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隨著乳制品攝入量的增加,中風的風險顯著降低。乳制品高攝入與心肌梗死之間未發(fā)現(xiàn)相關性。黃油攝入量較低,與心血管疾病或死亡風險增加無顯著相關性。
事實上,除了這項研究外,乳制品還有以下益處:
1. 乳制品攝入對血壓的影響
高血壓是腦卒中的危險因素。關于乳制品與高血壓的關系,現(xiàn)況研究、隊列研究、干預研究以及一些薈萃分析的結果較為一致,即總體上乳制品的攝入有利于控制血壓。在現(xiàn)況研究中,Ruidavets等人對912名45~64歲男性進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隨著乳制品攝入量的增加,受試者收縮壓和舒張壓顯著下降。其中,乳鈣攝入與乳制品攝入這兩項因素的共同作用對血壓的影響最為顯著,而且是降低收縮壓的獨立因素。乳制品對高血壓的有益作用主要與增加鈣攝入有關,膳食鈣可抑制1,25-二羥維生素D的產(chǎn)生,從而減少進入平滑肌細胞的鈣,降低平滑肌細胞的收縮及血管阻力。
研究證明,與非乳鈣相比,在同樣鈣攝入量情況下,乳鈣對控制高血壓的作用更大,這可能與乳中鈣、鉀、鎂等成分的協(xié)同作用有關。膳食中這些礦物元素平衡可能有益于預防高血壓。
2.乳制品與冠心病
Elwood等人對16212個冠心病病例的研究表明,高牛奶攝入量可能使冠心病發(fā)病相對風險降低8%。此外,病例對照研究證明,攝入較多的牛奶及乳制品使患者的心肌梗死發(fā)病率的相對風險降低17%。
Dalmeijer等人對33635名健康荷蘭男性和女性進行了13年的跟蹤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排除生活方式和膳食因素影響后,平均每天攝入總乳制品574g與234g相比,冠心病發(fā)病風險降低8%,平均每天攝入385g低脂乳制品與106g相比,冠心病發(fā)病風險降低6%??傮w而言,目前的研究證據(jù)確認,乳制品攝入對冠心病患者及超重者的病情有益。
由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乳制品在健康平衡的飲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是專家也強調(diào)了乳制品的攝入要適量(三份/日)。另外與黃油和奶酪相比,牛奶和酸奶是更健康的選擇。
參考文獻:
1.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8)31812-9/fulltext
2. RUIDAVETS J B, BonGARD V, SIMON C, et al. Independent Contribution of Dairy Products and Calcium Intake to Blood Pressure Variations at a Population Level [J].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06,24 (4):671-681.
3. ELWOOD P C, PICKERING J E, GIVENS D I, et al. The Con- sumption of Milk and Dairy Foods and the Incidence of Vascular Disease and Diabetes: An Overview of the Evidence [J]. Lipids, 2010,45(10):925-939.
4. DALMEIJER G W, STRUIJK E A, van der SCHOUW Y T, et al. Dairy Intake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or Stroke — a Population- based Cohort Stud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12.
在追求天然、健康生活方式的今天,植物提取物因其豐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和潛在的健康益處而備受矚目。其中,源自中國特有珍稀樹種——青錢柳的青錢柳葉提取物,憑借其獨特的成分組合和顯著的生理調(diào)節(jié)功能,正逐漸成為健康食品和功能性原料領域的新星。
近年來,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迅速從高科技概念演變?yōu)橥苿痈餍袠I(yè)創(chuàng)新的實用工具。從醫(yī)療、金融到制造業(yè),這些技術正不斷顛覆傳統(tǒng)模式,使流程更加高效、精準和數(shù)據(jù)驅動。作為融合了科學與藝術的產(chǎn)業(yè),食品行業(yè)同樣也正被AI深刻改變。
棉籽蛋白是一種營養(yǎng)價值高、品質良好的植物蛋白資源,主要成分是球蛋白,其次是谷蛋白。其氨基酸組成除蛋氨酸含量稍低外,其余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達到聯(lián)合國糧食及農(nóng)業(yè)組織(FAO)推薦的標準。
鼠尾草是唇形科鼠尾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葉子形狀類似鼠尾而得名。其原產(chǎn)于地中海地區(qū),目前在北美洲、歐洲、中國等地均有栽培。實際上,鼠尾草也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藥用植物,古埃及人用鼠尾草來治療不孕癥,中古世紀的歐洲普遍沖泡鼠尾草茶來保健,所以希臘、羅馬人又稱其為“神圣的藥草”。
檸檬苦素(Limonin)作為柑橘類水果中典型的四環(huán)三萜類次生代謝產(chǎn)物,其化學結構特征、生物合成路徑、生物活性機制及在食品工業(yè)中的應用研究已形成系統(tǒng)性進展。
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礦質元素,為人體提供營養(yǎng),并具有解毒和抗氧化的功能,是維持生命正常生長代謝的重要元素。硒在人體無法長期貯存,也無法合成,人體必須從膳食中不斷獲得硒元素來供機體需要。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402000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