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食品原材料 > 潛在利空發(fā)酵 玉米難言見底
春節(jié)過后,大連玉米期貨價格呈現下跌走勢,但本周二小幅反彈,似乎在1月低點獲得了支撐。但從基本面分析,筆者認為未來幾個月玉米期貨價格仍有較大的下跌空間。
東北玉米產區(qū)余糧供給充裕
2018/2019年度我國玉米產量基本與上一年度持平,但東北主產區(qū)玉米收購進度遲緩。根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fā)布的數據,截至2月10日,東北玉米收購量僅為6249萬噸,同比減少1668萬噸,這意味著今年收購進度比去年同期慢了20%多。但即便收購進度滯后,庫存依然較高。截至2月11日,南北方主要港口玉米庫存高達437萬噸,是去年9月初以來的水平,且南方銷區(qū)港口庫存在過去1年首度突破100萬噸。
同時,暖冬不利于玉米存儲,為避免玉米質量下滑影響售價和收入,在正月十五過后,東北地區(qū)的農戶和糧商將集中售糧,加大了玉米累庫的風險。截至2月19日,鲅魚圈港平艙價1855元/噸,與1月中旬相比,基差大幅縮水。未來北港玉米上市量將加快,對盤面的打壓難以避免。
進口玉米擔憂揮之不去
據消息,應美方邀請,劉鶴副總理以習主席特使的身份赴美,將于2月21日至22日同美國貿易代表和財長舉行第七輪高級別磋商。中美雙方的談判暫時未有實質消息傳出,但3月2日的關稅期限即將到來,為避免貿易摩擦進一步升級,雙方有可能在此之前達成一些協議。我國從美國進口大豆、玉米等農產品不失為一個較好的選項,我國從美國進口的玉米配額有可能增加300萬—500萬噸/年,同時美國可能向中國大量出口玉米酒精類產品。
豬瘟對消費的壓制將長期存在
從去年8月3日我國發(fā)現例非洲豬瘟疫情,到現在僅僅半年時間已經出現100多起疫情事件,大量生豬被撲殺,飼料需求受到明顯沖擊。近日爆出的三全水餃檢出疑似非洲豬瘟病毒事件,勢必會壓制豬肉的消費量,強化飼料消費的萎縮程度。
截至2018年年底,農業(yè)農村部的數據顯示,我國生豬存欄僅為31111萬頭,同比下滑4.8%,特別是能繁母豬有統計以來首次跌破了3000萬頭,同比縮減8.3%。從國外經驗來看,非洲豬瘟可能要5—30年才能徹底殺滅,因此預計豬瘟對養(yǎng)殖業(yè)的沖擊和對投資的抑制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目前無論是外購還是自養(yǎng),仔豬養(yǎng)殖利潤均為負值,生豬補欄熱情降至冰點,存欄數量至少在未來6—12個月仍會大幅下滑,這將是玉米價格的一個中長期利空。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玉米價格短期也許有振蕩表現,但中長期來看,很可能還有較大幅度的下跌,1700元/噸或并非上半年主力合約價格的底部。
由中國醫(y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與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健康產品展覽會、2025亞洲天然及營養(yǎng)保健品展”(簡稱HNC健康營養(yǎng)展)已于2025年6月24至26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成功舉行。
近日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上,伊利發(fā)布《中國奶業(yè)產業(yè)鏈供應鏈高質量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報告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0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