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海帶膳食纖維
【其它名稱】Kelp dietary fiber
【產(chǎn)品規(guī)格】膳食纖維60%
【工藝流程】原料--清洗--粉碎--水解浸提--離心分離--沉淀--消煮--真空抽濾--洗滌干燥--粉碎過篩--成品
【產(chǎn)品性狀】棕褐色粉末
【過篩目數(shù)】95%過80目篩
【保存方法】通風(fēng)干燥,陰涼防蛀,避強(qiáng)光
【產(chǎn)品包裝】內(nèi)包裝:無菌袋或鋁箔袋;外包裝:中性紙箱或全紙桶或紙板桶(詳見“訂購須知”)
【保質(zhì)期限】2年
海帶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較少的蛋白質(zhì)和脂肪,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粗蛋白、糖、鈣、鐵等。同時,海帶膳食纖維具有一定的營養(yǎng)價值,其中的干基含量達(dá)到30%以上,膨脹力和持水力等功能性指標(biāo)都高于西方國家的小麥麩皮膳食纖維,可作為膳食纖維補充源。
海帶,海藻類植物之一,是一種在低溫海水中生長的大型海生褐藻植物,屬于褐藻門布科,為大葉藻科植物。藻體褐色,長帶狀,革質(zhì),一般長2-6米,寬20-30厘米。藻體明顯地區(qū)分為固著器、柄部和葉片。固著器假根狀,柄部粗短圓柱形,柄上部為寬大長帶狀的葉片。在葉片的中央有兩條平行的淺溝,中間為中帶部,厚2-5毫米,中帶部兩緣較薄有波狀皺褶。
《中藥大辭典》:海帶
【拼音】Hǎi Dài
【別名】海馬藺、海草(《東北藥植志》)。
【出處】《嘉佑本草》
【來源】為大葉藻科植物大葉藻的全草。春、夏、秋皆可采收,除去雜質(zhì),用淡水洗凈,陰干。
【生境分布】生于海中。分布遼寧、山東沿海。產(chǎn)于遼寧、山東等地。
【植物性狀】干燥全草,呈細(xì)長帶狀,全緣,常皺縮或卷曲,多碎斷,直徑約2~8毫米,薄如紙,表面棕綠色至棕色,上有類白色鹽霜。質(zhì)脆如紙,折斷面有細(xì)毛樣纖維。臭微弱;味咸。
【化學(xué)成分】干大葉藻含水分28.5%,灰分17%,粗纖維21.2%,氮0.71%,蛋白質(zhì)4.81%,脂肪1.2%,戊聚糖8.82%。又含大葉藻素,內(nèi)有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阿拉伯糖、木糖、o-甲基木糖和洋芫荽糖。尚含鞣質(zhì)、維生素B2等。含碘量不及海藻。
【炮制】揀去雜質(zhì),清水漂凈,切成寬絲,晾干。
【性味】咸,寒。
【摘錄】《中藥大辭典》
—·膳食纖維系列·—
·豆類膳食纖維:主要有大豆纖維、豌豆纖維和蠶豆纖維。
·谷物膳食纖維:小麥纖維,燕麥纖維,大麥纖維,黑麥纖維,玉米纖維,米糠纖維等。
·果蔬膳食纖維:主要有柑橘纖維、番茄纖維、蘋果纖維、胡蘿卜纖維、藍(lán)莓纖維、葡萄纖維,杏仁纖維
·其他纖維:甘蔗纖維、蘑菇纖維、馬鈴薯纖維、竹筍纖維、圣潔酶纖維 黨參纖維 大蒜纖維 西紅柿纖維 紫薯纖維 甜菜纖維 肉蓯蓉纖維 羊肚菌纖維 冬菇纖維 砂仁纖維 南瓜纖維 竹蓀纖維 金針菇纖維 黃瓜纖維 海帶纖維 海藻纖維、魔芋纖維等。